文章最后更新于
母乳喂养总会面临结束的时候,而这个时期如何正确断奶就成为了问题的关键……处理不好既会伤害宝宝情感,让他(她)在幼年时期就出现情感与安全问题;同时也会让宝妈受到乳房胀痛不适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
什么时候该断奶、宝宝是否情愿、乳房会不会肿胀……这些都要考虑。
不过,断奶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选择恰当的时间和方式,就能让宝宝平稳地从母乳喂养过渡到用奶瓶或杯子喝奶。
科学断奶指南:给宝妈与宝宝最好的呵护!
.jpg?w=1200&ssl=1)
什么时候断奶最好?
医师建议:宝宝出生后的前 6 个月只进行母乳喂养,然后母乳搭配辅食喂养到至少到 1 岁。不过,如果条件允许,宝宝也情愿,非常建议宝妈将哺乳时间延长。
也就是说,选择什么时候断奶并没有固定标准。
以下是几种情况,在宝宝自己不想吃奶的时候,是最容易断奶的。
- 通常 6 个月以后,宝宝会开始接触固体食物,这可能会促使宝宝断奶。
- 有些宝宝 1 岁左右才愿意吃其他东西,这时宝宝通常可以吃很多种类的固定食品了,可能还会用杯子喝东西。
- 也有个别宝宝直到开始慢慢学会走路的时候才开始愿意断奶,因为他们不想一直坐着喝母乳了。
宝妈们也可以自己决定何时让孩子断奶,但这样可能比让宝宝自己选择时机来得更困难些,需要注意多给宝宝多一些关怀和体贴。
无论宝妈选择何时给宝宝断奶,都要兼顾自身与宝宝的状况,不要同其他宝妈们进行比较,而且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断奶计划。
总结:
能够母乳喂养时,最少喂养到6个月;情况允许,可以选则喂养到1-3岁,具体时间根据宝宝与宝妈的情况,共同去选择!
延伸阅读:母乳喂养有什么好处?教你正确哺乳&保存母乳方式,解答常见母乳喂养误区!
有最佳断奶方式吗?
1. 循序渐进
每天慢慢减少喂奶的时间和次数,如此持续数周或数月,会使得乳汁分泌渐渐减少,而不会引起乳房肿胀不适。
如果胀奶,宝妈们可以用冷敷来减轻乳房肿胀感。这里不建议使用吸奶器进行胀奶的处理!
2. 选对喂奶时间点
宝宝往往对每天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哺乳最有兴致,因此,这两个喂奶的时间点放在最后断。
首先断中午的奶相对容易。如果是在孩子 1 岁或更大的时候选择断奶,就试试看在原本该喝奶的时间不喂宝宝,他会不会缠着要。一旦成功地断了一回奶,就要继续下去。
有些宝妈可能选择断掉宝宝白天的奶水而晚上的仍保持喂奶,也是可以的;这样的做法有利于那些希望返回职场,但又不想将宝宝的母乳完全断掉的宝妈们。
宝妈们如果在职场中合理使用吸奶器,这样的话,宝宝在家中也能感受到妈妈的温暖与关怀!
断奶方法那么多?哪种最好?
从科学角度来说,断奶无非是减少直至停止乳汁的分泌。
因此,最好的方式当然是逐渐减少吸奶/挤奶频率,减少排空,给大脑一个逐渐减少产量的信号。
如何正确挤奶?让自己的乳房得到释放!
市面上确实有很多所谓断奶的方法,比较如下:
回奶针
回奶针的主要成分是雌激素,过去会通过注射雌激素用于回奶,但目前已经停用。因为副作用较大,大剂量使用可能有潜在的促进凝血块形成的风险。
维生素 B6
维生素 B6 本身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回奶效果因人而异。不过如果用于退奶大剂量服用可能会出现烦躁、疲倦、食欲减退、头痛、恶心、眩晕、视力模糊等副作用。
.jpg?w=1200&ssl=1)
溴隐亭
曾经被用来抑制泌乳的溴隐亭已经不再推荐使用,它被认为与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生有关。
食物回奶
有些宝妈听说凉性、酸性、辣味的食物有收敛作用有助回奶,如黄瓜、苦瓜、冬瓜、韭菜等。但总体来说回乳食物因人而异,正常食用可以尝试。
生麦芽
「生麦芽 60~90 g,水煎当茶饮,每日 1 剂,连服 3~5 日。」也有宝妈反应效果不明显,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方法。
芒硝
芒硝 250 g 分装两纱布袋内,敷于两乳房并包扎,湿硬时更换。这个就是比较麻烦,操作性差一些。
但是外用敷于胀痛处效果确实很不错哦!
结语:
总的来说,不太建议采用药物的方式回奶,食物断奶可以尝试。而减少挤奶频率,避免排空,慢慢减少产量才是上上策。
如果乳房出现红、肿、热、痛的情况可以用毛巾或卷心菜冷敷消肿。胀痛严重,可以服用止痛药物,比如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但如果疼痛加剧,高烧不退建议及时就诊。
另外,如果每天泌乳量非常大,不建议自行退奶,最好求助医生的专业建议,避免对身体造成不适。
夏天热、冬天冷,到底什么季节断奶最好?
.jpg?w=1200&ssl=1)
给娃断奶,有没有最佳季节和最佳年龄?
其实并没有所谓是「最佳断奶季节」,给宝宝断奶的最佳时机是,
when「YOU」are ready !
这里的「YOU」指的是宝妈和宝宝两个人,只要你和宝宝都准备好了,春夏秋冬,想断就断。
——那宝宝多大断奶最合适呢?
这一点也没有定论。各大权威机构都建议 6 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之后到底什么时候断奶还是由宝妈和宝宝自己来决定。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母乳喂养到 2 岁或以上。如果你和宝宝都愿意,大可根据你们自己的情况来决定何时断奶。
即将断奶了,需要做啥准备?
无论对宝宝还是宝妈来说,断奶都是一件大事,必须谨慎处理认真对待,不建议强制离乳,自然离乳是对双方最好的断奶方式。
0~6 个月的宝宝
强烈建议坚持母乳喂养,如果做不到纯母乳也至少混合喂养(能多喂一口是一口)。
购买链接:Aptamil(爱他美)儿童奶粉,适合1-3段的奶粉它都有!(点击链接了解)
7~12 个月的宝宝
该阶段宝宝仍然以奶为主,如果宝妈这个时候因为需要恢复工作等各种原因不能继续母乳,需要为宝宝选择一款适合的配方奶。
断奶前一定要提前让宝宝适应奶瓶(或吸管杯、杯子)和奶粉。可以先从母乳瓶喂开始,每天增加瓶喂次数,逐渐减少亲喂。
如果一开始宝宝不接受奶瓶喂母乳,可以由家里其他人喂宝宝。为了让宝宝适应奶粉,可以用母乳与配方奶混合转奶进行过渡,直至完全接受纯配方奶。
购买链接:适合宝宝断奶使用的婴儿奶瓶!(点击链接了解)
1 岁以后
1 岁后应该以三餐为主了,奶只是饮食的一部分,这个时候不用过于担心宝宝的奶量,完全可以按照个人情况选择配方奶、鲜奶、纯奶、酸奶、奶酪等各种形式。每天 500 ml 总体奶量达到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哪个那年龄段,给断奶都不要心急,要给宝宝足够多的时间来慢慢过渡,适应并接受这个变化。
购买链接:国外儿童与成人都可食用的钙强化豆浆,完美替代牛奶!(点击链接了解)
合理断奶讲技巧,大人孩子辛苦少!
.jpg?w=1200&ssl=1)
从各个渠道了解到,很多宝妈交流宝宝断奶问题时,都不清楚怎样给宝宝合理断奶,误认为断奶就应该是「不断则已,一断必绝」。前一天还给宝宝吃好几顿母乳呢,第二天就一点都不给吃了。为了断奶让宝妈和宝宝分开好几天,甚至在乳头上涂辣椒、风油精之类的强迫宝宝不吃母乳。
断奶不当,吓坏宝宝
每当了解到这些情况时,都觉得格外难受,要知道当宝宝含着亲爱的妈妈乳头时,原本应该是温馨亲密的感觉,得到的却是令人难受的异味,这对小宝宝来说是多么残酷的事啊。
宝宝不被吓坏才怪呢,严重者还会因恐惧而拒绝吃东西,包括其他该吃的食物,从而影响其生长的发育。
为断奶而母子分开,宝宝连最亲爱宝妈都见不到了,能不难过吗?母子分离,会让宝宝缺乏安全感,因看不到宝妈而产生焦虑情绪,不愿吃东西,不愿与人交往、烦躁不安、哭闹剧烈、睡眠不好,甚至还会生病、消瘦。
奶没断好,还影响了宝宝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令人痛心不已。
宝妈突然不喂奶,奶涨着难受、吃回奶药、用胶布贴、用布带捆、请保健师揉……方法倒是很多,但是胀痛都是不可避免的。
宝妈宝宝难受,家人都跟着受影响。
其实讲究技巧合理断奶,上面这些痛苦都是可以避免的。听听我的建议吧。
.jpg?w=1200&ssl=1)
穿插使用奶瓶巧妙过渡
一般来说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习惯吸乳头后,就很可能拒绝接受奶瓶,造成断奶困难。比较科学的办法是从宝宝 2 个月左右(这个时候宝宝还不太固执抵触奶瓶,同时也习惯了母亲的乳头不容易形成乳头混淆);
每周给宝宝试着用奶瓶喂两三次(把母乳挤出来用奶瓶喂),这样可以在宝宝还不那么固执之前让他习惯奶瓶,明白奶瓶也可以是粮食的来源。
延伸阅读:巧妙使用吸奶器,让胀奶远离自己!
当宝宝完全能适应奶瓶以后,就可以选择一天中奶水最少乳房最不涨的那顿,将这次母乳喂养改用奶瓶喂配方奶。
等过一段时间宝妈的乳房能适应这种变化后,用同样的方法,再减少一次母乳喂养的次数,循序渐进自然过渡直到最后完全断奶。
这个过程可以是几周也可以是几个月,具体要根据孩子和母亲的状况而定。
购买链接:适合宝宝断奶使用的婴儿奶瓶!(点击链接了解)
如何实现快速断奶?
如果某些原因需要迅速断奶,可以在每一顿喂母乳之后都给宝宝用奶瓶喝配方奶,喝多喝少不必强求。然后将乳房胀痛感最小的那顿母乳喂养,完全改用奶瓶喂,接下来的每 2~3 天,将奶瓶喂养的次数增多,逐步替换原来的母乳喂养。
不久,就可以完全断奶了。有时母亲可能得突然完全停止哺乳,这时就尽量不要将奶水挤出,因为挤奶虽然可以暂时缓解胀痛,但会刺激乳房分泌更多的乳汁,这样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回奶,逐渐就停止分泌乳汁了。
宝宝渐渐长大,断奶,是他们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掌握科学的断奶小技巧,宝宝不再受煎熬,大人小孩辛苦少。
「宝宝一岁就主动断奶」?可能是宝妈造成的……
.jpg?w=1200&ssl=1)
宝宝不到一岁就自己断奶的情况非常少见!如果宝妈没有刻意引导,一岁半之前宝宝才舍不得断奶呢!
宝宝最好纯母乳喂养到六个月,再结合辅食继续喂养到一岁以后。但不少宝妈都说,自家宝宝八九个月(甚至更早)就自己断奶了。真的是这样吗?
并不是!
下面就来讲讲,为什么宝妈会觉得宝宝是自己断奶,以及如何避免宝宝过早断奶。
宝宝什么情况下会自己断奶?
自己断奶的宝宝有如下特征:
- 一般都超过一岁,更多是两岁以后
- 通过吃固体食物来获得大部分营养
- 能娴熟地用杯子喝东西
- 慢慢不再需要宝妈喂奶
宝宝主动断奶得满足两个条件:对母乳没有营养上的需求,也没有情感上的依赖了。 要是有人说自家宝宝一岁之前就自己断奶了,你就笑笑不说话吧……肯定不可能是自己断奶的啦!
奶水太少,出现「主动断奶」的假象
.jpg?w=1200&ssl=1)
宝妈说宝宝一岁前就自己断奶了,其实可能是她奶水太少,无意间打断了宝宝的正常发育节奏。
要是奶水太少,宝宝喝起来就没那么带劲儿。宝宝喝得少,乳房受到的吮吸刺激就少,产奶则更少,结果宝宝就更喜欢用奶瓶或者杯子喝奶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他们「豪饮」的渴望。
延伸阅读:奶水不足怎么办?医师带你了解原因,教你正确保持奶量的方法&解答奶量不足的误区!
而奶水减少,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吮吸不足!
宝宝半岁以后出现「主动断奶」,可能是这些原因在作怪:
1.定时喂奶或大幅减少喂养次数
老给宝宝吸安抚奶嘴,进行睡眠训练等,如果做得太过头了,就可能大幅度减少喂养次数。
很多人会问,多大的幅度叫大幅度?其实不同的家庭情况不一样,答案也不尽相同。但至少心里得装着这么个事儿:要是一直减少喂养的次数,母乳的分泌也会越来越少。
2. 减肥过猛
有些宝妈生完孩子恨不得马上就瘦下来,不惜通过节食来减肥,可这样会减少母乳分泌。
3. 吃错药
哺乳期不是不能吃药,但用药应该更慎重。比如含有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就可能导致母乳变少。
4. 太早开始吃辅食
小宝宝的胃口没那么大,如果太早就开始吃辅食,奶就喝得就少了,这样母乳自然也会减少。
一般来说,视宝宝的发育情况和独特需求而定,可以从 4~6 个月开始添加辅食。
5. 辅食加太快
添加辅食要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循序渐进! 有的宝妈想让宝宝尽快适应辅食,结果一不小心就喂了太多,这样宝宝哪有胃口吃母乳呢?
宝宝厌奶,不等于想断奶
.jpg?w=1200&ssl=1)
很多宝宝在半岁以后可能会突然厌奶,这很正常的,但并不是宝宝希望断奶。
年龄较大的宝宝吃东西的时候更容易分心。开始学习爬行、走路,或者生病、长牙煎熬难忍时,也都可能会突然厌奶。
这个阶段,也有的宝宝会表现为白天忙着玩、不怎么吃奶,到了晚上就开始要奶吃了。
有些宝妈会给宝宝奶瓶或者吸管杯,他们会发现这种方式真是方便啊,不仅可以大口喝奶,而且完全不耽误自己的「爬」程!不像坐下来喝母乳,完全不能乱动…… 所以,有些宝宝在这个阶段会变得更偏爱奶瓶,「嫌弃」宝妈的乳房。
福利:避免提前断奶的小点子
下面的小点子对防止提前断奶很有帮助,请宝妈们自备小板凳,拿好笔记本:
在宝宝出生的第一年里,饮食的首选一定是母乳:
- 一岁以前,坚持先喂奶,再喂辅食。
- 慢慢增加辅食的摄入。举个例子,在 12 个月左右,辅食比例慢慢增到 25%,18 个月的时候增加到 50%,24 个月的时候增加到 80%。
- 含糖饮料最好少喝,糖分太高,没什么营养,还只会把宝宝的肚子填得满满的。喝太多水也会有饱胀感,客观上导致喂奶次数变少。
尽量别让宝宝过度依赖奶瓶:
- 要防止宝宝恋上大流量的感觉,可以用较小流量的奶嘴头,不一定要严格按照月龄对应的规格。比起奶瓶,用杯子更要慎重考虑。
- 和宝宝在一块时,就别让他们成天吸奶嘴啦。为了满足对吮吸的渴望,宝宝吃奶会更勤快。
大一点的宝宝吃奶的时候更容易没有耐心,要想出各种法子,尽量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 可以多换几种喂奶的姿势,比如让他们站着,或者坐在大腿上,让他们有更多的主动权,更大的视野。
- 喂奶的时候可以给他哼个小曲儿,说会儿话,做做手指游戏等,让他把注意力放在宝妈身上。
- 戴个项链或者围一条颜色亮丽的围巾也不错。
- 给他们个小玩具拿在手上玩玩。
延伸阅读:哪些哺乳姿势最适合婴幼儿?教你常见哺乳姿势&解答常见疑问
无痛离乳秘籍|断奶小妙招
延伸阅读:如何成为一位合格的奶爸?奶爸的速成指导教程,教你成为奶爸的各方面知识!
一些细节可能会给宝宝不好的暗示,鼓励断奶。和宝宝相处时,注意以下几点:
- 经常主动给宝宝喂奶,别等他哭着喊着要奶喝。不能怀有「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断奶思想。
- 如果宝妈希望晚上能多睡一会,可以有意识的增加白天的喂奶次数,但要是宝宝晚上真的饿了想喝奶,需要积极配合宝宝!
- 定时喂养的宝妈可能会说「现在不行,等会儿再喝」,但你得知道,「等会儿」就是「等会儿」,不能一直等到宝宝再次要求喂奶。
- 喂奶的过程中不要频繁打断宝宝。
- 不要限制喂奶的时间和地点。
- 和宝宝保持亲密的母子关系,经常带着他,抱着他。
延伸阅读:哺乳期小工具推荐!哺乳期一些常用小工具,帮助宝妈们度过哺乳宝宝的难关!
别让宝宝「被断奶」
如果宝宝能一个人睡、能安睡一整夜、很快适应排便训练、较早断奶等,我们会觉得,啊,这个宝宝很独立嘛!
悲剧的是,有些宝宝在心理上或者生理上都还没准备好,就被大人强推到了人生挑战的下一关。
有些宝妈受到「越早独立越好」的观念影响,可能想都没想过宝宝只是暂时不想吃奶,就让他们迎头而上,果断断奶。
当然,这并不是说宝妈主动给宝宝断奶一定是一个很坏的决定。断奶的时机要综合考虑家庭需求,以及宝宝和宝妈的情况。
虽然这样,还是该明白,这不是宝宝真的想断奶了,这只是一个暂时的成长阶段。要是宝妈们知道在这个时候并不是宝宝自己想断奶,肯定会三思而后行。
仔细权衡断奶和继续喂奶的利弊,再做决定。你让宝宝自己选,宝宝做不到啊!
断奶后残奶不排,会致癌?
.jpg?w=1200&ssl=1)
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宝妈们都要面临着一个问题:断奶。
丁香医生收到过很多宝妈的疑问:「要不要排残奶」,貌似,只要是一个美容会所、月子中心,都会有这个「胸部恢复项目」,在宣传的狂轰乱炸下,宝妈们即担心又害怕。
到底要不要排残奶?
听说不排残奶会得乳腺癌、乳腺炎!
不排残奶乳腺堵住了二胎就没奶了!
随手上网搜了搜「排残奶」,差一点把下巴都吓掉在地上:
残奶 = 癌?
.jpg?w=1200&ssl=1)
这种粘稠的黄色分泌物就是「毒素」?
.jpg?w=1200&ssl=1)
断奶后挤出的浓稠「残奶」是什么?
.jpg?w=1200&ssl=1)
很多宝妈都会发现,自己在断奶后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的时间里,仍然会从乳头中挤出少量牙膏样的黄色粘稠物,特别是洗澡时更容易挤出来。
这些所谓的「残奶」,其实是断奶后储藏在了乳管里面仍会被挤出的乳汁,但并不是不什么毒素,是正常现象。
乳汁之所以变得稠厚发黄,其实跟乳汁中的主要成分水分逐渐吸收有关,因为太长时间不喂奶,乳腺就停止了运作,就好比一个牙膏,长时间不挤,就会水分渐渐没有,脂肪比例就高了,所以就会显示出脂肪的浅黄色。
但是和牙膏不同的是,残余的牙膏不挤出来不会自己消失,但乳房里的这些少量的「浓缩乳汁」会慢慢被身体吸收吞噬,根本就不需要「排」。
「残奶」不排,会患乳腺癌?
.jpg?w=1200&ssl=1)
这是胡说!
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残留乳汁会导致乳腺疾病,无论是中国还是国际上对于乳腺癌的风险因素中从未提过残留乳汁会致病。
乳腺癌的「高风险」指征包括:
- 经过专业的风险计算,得到终身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大于 20%;
- 基因检测发现 BRCA1 或 BRCA2 基因突变(比如安吉丽娜 • 朱莉);
- 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中有 BRCA1 或 BRCA2 基因突变;
- 10~30 岁时曾做过胸部放射治疗等等。
最好的预防乳腺癌的方法,就是定期进行乳腺临床检查。
延伸阅读:乳腺癌是什么?医师带你正确治疗&提供预防办法,解答有关它的谜题与误区!
「残奶」不排,会得乳腺结节、乳腺炎?
.jpg?w=1200&ssl=1)
乱讲!
不管是乳腺结节还是任何乳腺疾病的发生,和残奶之间没有任何的因果逻辑关系,未哺乳的女性也会发生乳腺结节等疾病,这个和有没有残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如果断奶后还能分泌出脓水、咖啡色、红色液体,这说明的的乳腺出现了问题,或者有炎症、病变,和乳汁变质没有一点关系,赶紧去看医生,别指望那些不靠谱的「江湖郎中」。
「残奶」不排,会堵塞乳腺影响二胎喂奶?
瞎说!
「残奶」在乳管里的量微乎其微,而且是在被身体中的「清道夫」细胞吞噬排出消化的过程,完全不用担心会堵住乳腺管,更不会影响下一次的哺乳。
要知道再次怀孕哺乳时,我们的奶水又将重新大量分泌,奶水的产生更多是激素与神经反射共同作用的过程,与宝妈的哺乳习惯也有很大关系,这个乳房不能背锅,不应该由「残奶」来背。
「排残奶」,无非都是为了钱!
.jpg?w=1200&ssl=1)
「排残奶」,根本就是一个商家借用女性对于疾病恐惧赚钱的噱头。
如果你被这些什么「不排残奶就会 XX、XXX」的谣言吓到,接下来等着你的就是办卡、买套餐,忽悠你的钱。
对于回奶后出现的少量「残奶」根本没有必要去做排残奶。相反,乳房接收到挤乳头的刺激反而会误以为仍然有泌乳需求而继续产奶,奶量反而多起来了。
结果可能就是:
排残奶 → 越刺激分泌越多 → 再去排 → 分泌更多 →没完没了
简单的算了算,排一次残奶大概需要 300 ,一个疗程就是 1 000 多,一不小心越排越多,最后可能需要 3 000~5 000 块才能下地!!!!
生个孩子报销后都不用这么贵!
给你挤两下就收那么多钱,就说黑不黑吧! 而某些不正确的挤压乳头手法,还可能造成乳头下方毛细血管破裂引起乳汁带血。
其实,断奶后女性确实是需要一到两年的乳房恢复期,但这期间宝妈们唯一需要花钱做的就是——定期体检。
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状态、作息规律、健康的饮食结构、适度的运动就是对于乳房健康最好的保护。
珍爱乳房,捂住钱包,远离排残奶。
无论那些商家怎么游说,都请保持微笑,淡定地说:
不需要,请走开!
断奶详解:医师带你走出断奶的误区!
断奶过程要多久?
每个宝妈给宝宝断奶的方式不同,所以断奶过程的时间也有长有短——短则几天,长则数月。
但是,过急地断奶可能会让宝宝不高兴,还可能引起乳房胀痛。
喂奶是宝妈与孩子之间的一项亲密互动。断奶时,宝妈们的内心可能比较复杂,但是只要耐心推进,同时对宝宝多加关爱,就能帮助宝宝平稳地度过断奶期。
哪些情况下断奶不合适?
1. 担心宝宝过敏
一些研究建议,至少在出生后的前 6 个月里,用纯母乳喂养宝宝,而不用配方奶。这可能有助于避免或推迟湿疹、牛奶过敏以及哮喘的发生。
2. 宝宝不舒服
如果孩子正患病或出牙,建议等过了这段时期、等宝宝状况良好时,再考虑断奶。如果宝妈感觉不佳,也可以推迟断奶时间。宝妈和宝宝都健康能让断奶更顺利。
3. 家里有重要变动
选择开始断奶的时期最好能避开家中的重要变动。比如,刚刚搬了家或孩子的看护环境有变化,都要推迟断奶日期。宝宝在断奶的时期,非常容易缺乏安全感,所以一个舒适的环境(包括情感环境),对于断奶的宝宝而言尤为重要。
.jpg?w=1200&ssl=1)
断奶期间一定要拒绝喂奶吗?
断奶没有硬性规定的详细步骤,但是,当宝宝要吃奶时,宝妈们的拒绝可能让宝宝反而更加不依不饶。
正确的做法是:满足孩子的请求,同时试着用不同的方式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用新的食物吸引孩子、逗孩子玩、带孩子散步。让宝宝不要闲下来,他就不会再想喝奶了。
断奶了,宝宝营养怎么保证?
1. 选择合适配方奶粉
如果宝宝在 1 岁前断奶,可以用铁强化配方奶粉代替母乳,也可以请医生推荐奶粉,但不要让孩子 1 岁前喝牛奶。
购买链接:Aptamil(爱他美)儿童奶粉,适合1-3段的奶粉它都有!(点击链接了解)
2. 学习使用奶瓶
- 先用奶瓶再用杯子:断奶后,可以让宝宝先学用奶瓶,再用杯子。如果宝宝办得到,直接用杯子也可以。
- 选宝宝不饿的时候:第一次教宝宝用奶瓶最好是在他不太饿的时候,这时宝宝也许会更有耐心。
- 选择流速慢的奶嘴:要确保奶瓶的流速与母乳流速差异不大,流速过快的奶瓶可能会让宝宝不适应,甚至呛到。
购买链接:适合宝宝断奶使用的婴儿奶瓶!(点击链接了解)
断奶的宝妈心理上要注意什么呢?
.jpg?w=1200&ssl=1)
为了减少分泌,宝妈应该逐渐减少挤奶频率,避免排空,慢慢减少产量。
但是对宝妈来说,断奶除了生理上需要作出调整,更多需要断的是心理上的奶。
断奶的时候多少会有很多不舍,感觉有点失落。既想着宝贝迈出这一步标志着他的成长,又不舍得自己和孩子之间的这份亲密连接的断裂。其实断奶并不意味着你们之间的疏远,断奶标志着孩子的独立。
断奶期间,不建议跟宝宝分开甚至隔离,而更应该增加一些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感受到宝妈的爱~
断奶后,宝宝与宝妈饮食、运动上要注意什么?
对于宝宝来说,在主要营养成分上配方奶粉和母乳基本是一致的,因此断奶后宝宝饮食并不需要做特别改变。
但是对于宝妈来说,改变是很大的。
断奶后因没有乳汁产生这一特殊能量消耗,每日需要的能量跟哺乳时相比大幅减少。如果仍然保持之前的饮食量,那等待你的就是大腹便便。
.jpg?w=1200&ssl=1)
其次,「怎么恢复大小奶」,也是很多断奶后要考虑的一件大事。
哺乳期由于两侧乳房吮吸频率强度不一,很多宝妈会出现大小乳的现象。针对大小不均这一现象,其实在哺乳期就可以开始进行胸部的力量训练,增加支撑力,并选择有合适支撑效果的胸罩。断奶后更是强化力量训练的好时机,多对小的那侧胸部锻炼,尽快恢复。
购买链接:Aptamil(爱他美)儿童奶粉,适合1-3段的奶粉它都有!(点击链接了解)
以下两种训练结合,会使胸部更加挺拔;腰背部线条更加自然哦;一周5-7天,训练才能更加有效果
Ⅰ、健胸训练
在家健胸运动,丰胸,练出事业线!想瘦胸防下垂的女生也看进来…
.jpg?w=1200&ssl=1)
购买链接:你是否是初级健身训练者,恰当、贴合的运动文胸,会使你的胸部得到更好的锻炼!(点击链接了解)
Ⅱ、美背训练
美背训练,结合健胸训练,使身材更协调!
购买链接:你是否拥有一个长度、舒适度适宜的瑜伽垫?轻松携带、随时健身!(点击链接了解)
购买链接:初学者适合的可调节型运动哑铃(点击链接了解)
如果你对文章有任何疑问,可以在下方留言,让我知道你的诉求,我会尽快回复你。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击下方的分享按钮和点赞按钮,让更多人了解这方面知识。
——来自Michael的留言
沒想到斷奶有這麼多細節要注意
感謝版主分享這些資訊
先收藏起來了
這之後絕對用得到!
如果有什么想了解的知识,可以就要告诉我……